走马箭

走马箭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走马箭
拼音拼读
zǒu mǎ jiàn
药材别名
走马风、蒴藿根、陆英根、接骨木、排风藤、七叶根、掌落根
英文名称
A surname
功效分类
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用部分
忍冬科植物蒴藿Sambucus chinensisLindl.的根茎。
动植物形态
灌木状草本。主根垂直,支根不多。茎具棱,平滑无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稍圆或阔楔形,边缘具密而尖锐的锯齿,两面均平滑无毛,或叶脉上有短柔毛;无托叶,小叶柄短或近于无柄。复伞形花序顶生,有短柔毛;小总苞片细小,卵状披针形;萼5裂,下部愈合成钟状;花冠白色,5裂,裂片卵形;雄蕊5枚,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短,药室向外开裂;子房卵圆形,柱头头状;花间杂有黄色杯状腺体。浆果球形,红色。花期8月,果期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中海拔山地的路旁村边、荒地或沟谷向阳处。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挖取根部,除去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走马箭呈长条形,稍扁,基弯曲,有分枝,长15~50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灰黄色,具突起而色较深的横长皮孔,有略扭曲的细纵皱纹及纤细毛须。质硬韧,难折断,断面皮部与木部撕裂状分离,皮部土灰黄色,木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酸。
功效作用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6~12克,鲜品30~60克,煎服;或捣敷外用;或煎水洗。用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跌打损伤、骨折。
药理研究
动物试验表明,走马箭有加速骨折愈合作用和消肿的功效与作用。其注射液临床用治急性痢疾、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和肺炎均有较好疗效。
化学成分
走马箭含黄酮类、酚性成分、鞣质、糖类、氯原酸。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1.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蒴藿根刮去皮,捣汁一合,和酒一合,暖空心服,当微吐利。(《梅师集验方》)
2.治头风:捣蒴藿根一升,酒二升渍服。汗出止。(《下金方》)
3.治肾炎、全身浮肿:陆英根60克,金丝草、兖州卷柏各3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治暴得癥:走马箭一小束。净洗沥去水,细切,以醇酒浸之,取淹根二宿,服五合,至一升,日三。若欲速得,可与热灰中温令药味出,服之。(《外台》引《古今录验方》)
5.治打伤或扭筋肿痛:(蒴藿)鲜根切碎,同连须葱白、酒糟捣烂敷患处,每日换1次。(《江西民间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地枫皮 dì fēng pí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雷丸 léi wán
杀虫消积。属驱虫药。

马兜铃 mǎ dōu líng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常山 cháng shān
截疟、涌吐劫痰。属涌吐药。

三丫苦 sān yā kǔ
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燥湿止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金沸草 jīn fèi cǎo
降气、化痰、行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黄芪 huáng qí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苘麻子 qǐng má zi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退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广藿香 guǎng huò xiāng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属化湿药。

山药 shān yào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