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藤

石南藤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石南藤
拼音拼读
shí nán téng
药材别名
酒饼藤、爬岩香、石茹
英文名称
piper wallichii
功效分类
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用部分
来源于胡椒科植物山蒟Piper hancei Maxim.的茎叶。
动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茎圆柱形,节上常生不定根。叶互生,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形,有时明显不对称,两面无毛或下面被极稀的短柔毛,叶脉5~7条;托叶痕超过叶柄中部。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与叶对生;苞片近圆形,无柄,盾状;花小,黄绿色;雄蕊2枚,花丝短;子房无柄,柱头4裂,稀3裂。浆果球形,黄色。花期4~7月。
产地分布
生于林中,常攀援于树上或石上。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略扁,有分枝,长达150厘米以上,直径0.3~0.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纹,节部稍膨大,常生不定根。质稍韧,断面黄白色,木质部有细孔,中央有灰白色髓。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有的明显不对称,青绿色,无毛或下面被极稀短毛。近革质,干后皱缩。气微香,味辛辣。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肝经、脾经。
功效作用
消肿止痛、驱风寒、通经络。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6~15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患处。用于治疗风湿骨痛、手足麻痹、感冒风寒、咳嗽气喘、腹寒痛。
药理研究
石南藤注射液肌肉注射,对手术后疼痛、骨折整复及胃和肝胆部疼痛、慢性腰腿疼、关节炎等均有镇痛效果。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黄酮苷、酚类等。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
配伍药方
治肿疡病后,筋脉拘急:钓钩藤、伸筋藤、石南藤、羊带归根、天灯心、狗骨子根、珍珠帘根、豨莶草根。水煎,入酒和服。 (《准绳·疡医》卷五·钓钩藤散 )
相关中药材推荐

地枫皮 dì fēng pí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雷丸 léi wán
杀虫消积。属驱虫药。

马兜铃 mǎ dōu líng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常山 cháng shān
截疟、涌吐劫痰。属涌吐药。

三丫苦 sān yā kǔ
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燥湿止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金沸草 jīn fèi cǎo
降气、化痰、行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黄芪 huáng qí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苘麻子 qǐng má zi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退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广藿香 guǎng huò xiāng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属化湿药。

山药 shān yào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