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千里光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千里光
拼音拼读
qiān lǐ guāng
药材别名
九里明、千里急、眼明草、九龙光、百花草
英文名称
groundsel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攀援状亚灌木。茎木质,枝具线纹,稍呈“之”字形,被脱落性微毛。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不分裂或基部有2~4对裂片,边缘具不规则齿或微波状至全缘,两面被细微毛。头状花序排成疏松、开展的伞房花序式,总苞片10~12枚,狭长圆形,基部有极小的苞片数枚,小花异型,缘花为舌状花,雌性,黄色,顶端3齿裂,盘花两性,管状,顶端5裂。瘦果圆柱形,冠毛白色,细软。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2~5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林边、山脚疏林下、沟边草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
9~10月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表面棕黄色;质坚硬,断面髓部发达,白色。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戟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偶见枝梢带黄色头状花序。瘦果成熟时则露出白色冠毛。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肝经、肺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杀虫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鲜品50克,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熬膏涂。用治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药理研究
千里光煎剂具有抗菌、抑制钩端螺旋体生长、抗滴虫等作用,毒性小,煎剂灌服不能测出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对人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志贺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抗菌作用相当强。其所含酚酸对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化学成分
主要含千里光宁碱、千里光菲林碱、羽扇烯酮、齐墩果烷、β-谷固醇、胡萝卜苷、生物碱、对羟基苯乙酸、金丝桃苷、蒙花苷、齐墩果醇、槲皮素、消旋丁香脂素、大黄素、绿原酸、咖啡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
中寒泄泻者勿服。
配伍药方
①治风热感冒:鲜千里光全草30克,六角仙(爵床)、野菊鲜全草各30。水炖。分三次服,每日1剂。(《常用青草药选编》)
②治咽喉肿痛:千里光干全草15克,元参9克,蚤休9克,桔梗6克,甘草3克。水煎服。(《福州中草药临床手册》)
③治疮痈溃烂:千里光、半边莲、犁头草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梅毒:千里光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浓缩成膏,外搽。(《恩施中草药手册》)
⑤治急性泌尿系感染:千里光、穿心莲各30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⑥治烫火伤:千里光8份,白及2份。水煎浓汁,外搽。(《江西中草药》)
⑦治痔疮:千里光、青鱼胆草各250克。加水煎成浓汁,搽患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⑧治慢性湿疹:千里光、杉树叶、黄菊花、金银花各适量。煎水内服并外洗。(江西《草药手册》)
相关中药材推荐

虎杖 hǔ zhàng
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人参 rén shēn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紫草茸 zǐ cǎo rōng
清热,凉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山木通 shān mù tōng
祛风活血,利尿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四叶参 sì yè cān
补血通乳、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马兜铃 mǎ dōu líng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山楂叶 shān zhā yè
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密蒙花 mì méng huā
清热养肝泻火、明目退翳。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走马胎 zǒu mǎ tāi
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虻虫 méng chóng
逐瘀消癥,破血通经。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破血消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