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青葙子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青葙子
拼音拼读
qīng xiāng zi
药材别名
草决明、牛尾花子、狗尾巴子、野鸡冠花子
英文名称
seed of feather cockscomb
功效分类
清热泻火药
药用部分
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L.的成熟种子。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通常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叶柄,全缘。穗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或分枝末端,圆柱状或圆锥状,花着生甚密,初为淡红色,后变为银白色,每花具干膜质苞片3,花被5,干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雄蕊5枚,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胞果球形盖裂,种子数粒,扁圆形,质坚硬,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
生于荒野路旁、山沟、河滩、沙丘等疏松土壤上,也有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或栽培。
采收加工
8~10月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或花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中心较边缘稍厚,直径1~1.5毫米,厚约0.5毫米。表面平滑,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易破碎,内面白色。无臭,无味。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归肝经。
功效作用
清肝、明日、退翳。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内服煎汤,治疗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炎眩晕。
药理研究
降眼压;降血压;抑菌;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青果水提液具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用;青果能兴奋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从而起助消化作用。
化学成分
含青葙子油脂、脂肪油和丰富的硝酸钾、烟酸。
使用禁忌
肝虚目疾不宜单用,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头昏痛伴有眼噱、眉棱骨痛:青葙子9克,平顶莲蓬5个。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肝阳亢盛型高血压:青葙子、草决明、野菊花各10克,夏枯草、大蓟各15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1979年)
③治视物不清:青葙子6克,夜明砂60克。蒸鸡肝或猪肝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
④治暴发火眼,目赤涩痛:青葙子、黄芩、龙胆草各9克,菊花12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白带,月经过多:青葙子18克,响铃草15克。配猪瘦肉炖服。(《西昌中草药》)
⑥治风热泪眼:青葙子15克,鸡肝炖服。
相关中药材推荐

麝香 shè xiāng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属开窍药。

九层塔 jiǔ céng tǎ
疏风解表、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活血通经。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胆矾 dǎn fán
涌吐、解毒、去腐。属涌吐药。

鸡骨香 jī gǔ xiāng
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属理气药。

石菖蒲 shí chāng pú
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属开窍药。

女贞子 nǚ zhēn zǐ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属补虚药分类下的补阴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甜瓜蒂 tián guā dì
涌吐痰食、除湿退黄。属涌吐药。

南鹤虱 nán hè shī
有驱虫功能。属驱虫药。

赤石脂 chì shí zhī
涩肠、止血、生肌、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