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

黑芝麻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黑芝麻
拼音拼读
hēi zhī ma
药材别名
芝麻、油麻、巨胜、胡麻、狗虱、脂麻
英文名称
Semen sesami nigrum
功效分类
补血药
药用部分
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四棱形,表面具茸毛。叶对生,上部叶狭披针形,全缘,中部叶椭圆形或长卵形,疏生锯齿,表面绿色,两面均有白色柔毛。花单生,或3花生一叶腋;花萼绿色,5裂;花冠唇形,白色或筒部带淡红色或紫色,外侧被柔毛;雄蕊4枚,着生于花冠筒部,2强;雌蕊1枚,心皮2,子房圆锥形,成熟后2室,花柱线形,柱头2裂。蒴果四棱状长圆筒形,成熟后黑褐色,花萼宿存。种子多数,黑色、淡黄色或白色;卵形,两侧扁平。花期5~9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
以阳光充足、干燥、肥沃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主产山东、河南、湖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物,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药材性状
扁卵圆形,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味甘,有油香气。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肝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肝肾不足、风痹、瘫痪、妇人乳少。
药理研究
具有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原的含量、增加肾上腺中抗坏血栓及胆固醇含量、抗衰老、兴奋子宫、通便、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
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芝麻素、维生素E、花生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芝麻酚、芝麻林素、芝麻苷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使用禁忌
便溏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小便尿血:黑芝麻三升,杵末,以东流水二升浸一宿,平旦绞汁,顿热服。(《千金要方》)
②治白发还黑:黑芝麻,九蒸九暴,末之,以枣膏丸服之。(《千金要方》)
③治风眩,能返白发为黑:黑芝麻、白茯苓、甘菊花等分,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清晨白汤下。(《医灯续焰》巨胜丸)
④治偶感风寒:黑芝麻炒焦,乘热,擂酒饮之,暖卧取微汗出良。(《纲目》)
⑤治妇人乳少:黑芝麻炒研,入盐少许食之。(《纲目》引《唐氏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麝香 shè xiāng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属开窍药。

九层塔 jiǔ céng tǎ
疏风解表、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活血通经。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胆矾 dǎn fán
涌吐、解毒、去腐。属涌吐药。

鸡骨香 jī gǔ xiāng
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属理气药。

石菖蒲 shí chāng pú
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属开窍药。

女贞子 nǚ zhēn zǐ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属补虚药分类下的补阴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甜瓜蒂 tián guā dì
涌吐痰食、除湿退黄。属涌吐药。

南鹤虱 nán hè shī
有驱虫功能。属驱虫药。

赤石脂 chì shí zhī
涩肠、止血、生肌、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