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

急性子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急性子
拼音拼读
jí xìng zi
药材别名
金凤花子、凤仙子
英文名称
Impatientis Semen
功效分类
破血消癥药
药用部分
风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L.的成熟种子。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60厘米。茎粗壮,肉质。叶互生,披针形,先端长尖,边缘有深锯齿,基部楔形,叶柄有腺体。花两性,腋生,粉红色、红色、紫色、白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3枚,2枚侧生,先端绿色,1枚在下,形大,花瓣状,有距,花瓣5枚,上1瓣(旗瓣)圆形,先端凹入而有小锐尖,两侧2对花瓣(翼瓣)各在一侧合生而成2片,雄蕊5枚,合生而环绕子房,子房上位。蒴果有柔毛,熟后弹裂而成5枚旋卷的果瓣。种子扁卵圆形,直径约2毫米,褐色。
产地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栽植于庭院作观赏用。
采收加工
夏、秋季果实即将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皮及杂质。
药材性状
椭圆形、扁圆形或卵圆形,长2~3毫米,宽1.5~2.5毫米。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粗糙,有稀疏的白色或浅黄棕色小点,种脐位于狭端,稍突出。质坚实,种皮薄,子叶灰白色,半透明,油质。无臭,味淡、微苦。
性味归经
性温,味微苦、辛。归肺经、肝经。
功效作用
破血软坚、消积。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破血消癥药。
临床应用
用量3~4.5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瘕痞块、经闭、噎膈。外用研末吹喉、点牙,调敷或熬膏贴。
药理研究
酊剂、煎剂和水浸剂对未孕家兔离体子宫及未孕、已孕各期豚鼠离体子宫都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节律收缩增快,紧张度增高甚至强直收缩。麻醉兔在位子宫试验,静脉或肌肉注射水浸剂0.05~0.3克/千克可使子宫紧张度增高,收缩加快。对离体兔肠,水浸剂或酊剂则为抑制作用;雌性小鼠口服煎剂10天,有显著避孕作用,并能抑制发情,降低卵巢及子宫的重量。
化学成分
含凤仙甾醇、皂苷、黄酮、十八碳四烯酸、b-香树脂醇、凤仙固醇、油酸乙酯、亚油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
内无瘀积及孕妇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急性子9克,捣碎。煎水,加红糖适量服。(《安徽中草药》)
②治产难催生:急性子6克。研末,水服,勿近牙。外以蓖麻子,随年数捣涂足心。(《濒湖集简方》)
③治胎衣不下:急性子炒黄为末,黄酒温服3克。(《经验广集》)
④治噎食不下:急性子酒浸三宿,晒干为末,酒丸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下,不可多用。(《纲目》引《摘元方》)
⑤治食管癌:急性子、黄药子、代赭石、半枝莲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抗癌本草》)
相关中药材推荐

石决明 shí jué míng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穿破石 chuān pò shí
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小茴香 xiǎo huí xiāng
祛寒止痛、理气和胃。属温里药。

白附子 bái fù zǐ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积雪草 jī xuě cǎo
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石膏 shí gāo
清热降火、除烦止渴。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紫玉簪 zǐ yù zān
拔脓解毒,生肌。

茺蔚子 chōng wèi zi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榔榆皮 láng yú pí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石楠叶 shí nán yè
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