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

马钱子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马钱子
拼音拼读
mǎ qián zǐ
药材别名
番木鳖、苦实、马前、马前子
英文名称
nux vomica
功效分类
活血疗伤药
药用部分
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L.的成熟种子。
动植物形态
乔木。树干直立,粗壮。叶对生,叶片革质,椭圆形、卵形至广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广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色较淡,主脉5,在下面隆起。聚伞花序顶生,被柔毛;花较小,灰白色;花萼5裂,裂片卵圆形,密被短柔毛;花冠筒状,先端5裂,花冠筒内侧近基部被长柔毛;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喉部,几无花丝;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种子2~5粒,圆盘形,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茸毛。
产地分布
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摘取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晒干,即为生马钱子。砂烫至鼓起并显棕褐色或深绿色,即为制马钱子。
药材性状
钮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无臭,味极苦。
性味归经
性温,味苦,有毒。归脾经、肝经。
功效作用
清肺利咽、止血。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临床应用
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每次0.2~0.6克,大剂量0.9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浸水、醣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内服,如按其成分番木鳖碱(士的宁)计算,一次量控制在6毫克为宜。内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加至患者感觉肌肉有一过性轻微颤动为最佳有效量,此反应也表明不可再加量。主要用治风热郁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药理研究
兴奋中枢;镇痛;镇咳祛痰;健胃;抑菌。提取物能缩短小鼠巴比妥睡眠时间和明显降低最大电惊厥阈值,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士的宁使再障患者骨髓增生活跃,促进骨髓造血。
化学成分
主含多种毒性生物碱:士的宁、马钱子碱、马钱子碱Ⅳ-氧化物、异马钱子碱、番木鳖次碱、伪士的宁、伪马钱子碱、Ⅳ-甲基-断-伪马钱子碱等。
使用禁忌
体质虚弱者及孕妇禁用,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运动员慎用,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亦应禁服或慎服。据报道,麝香、延胡索可增强马钱子的毒性,故不宜同用。本品有大毒,过量易致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昏,烦躁不安,继则颈项强硬,全身发紧,甚至角弓反张,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呈痉笑;严重者昏迷,呼吸急促,瞳孔散大,心律不齐,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配伍药方
①治喉痹作痛:马钱子、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方摘要》)
②治热牙痛不可忍:马钱子半个,井花水磨一小盏,含漱,热即吐去,水完则痛止。(《握灵本草》)
③治半身不遂:番木鳖(马钱子),用香油炸,待浮起,取出乘热去皮为末,每服0.9克,黄酒下,汗出即愈。(《良朋汇集》三里抽筋散)
④治慢性中耳炎:马钱子1粒,打碎。放入碗中,加入茶油两许,放在文火上炖数十沸即成。用时将耳中浓液揩拭干净,然后用药棉蘸马钱子油塞入耳中,早、晚各换药1次。[《浙江中医杂志》,1987,(11):499]
相关中药材推荐

石决明 shí jué míng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穿破石 chuān pò shí
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小茴香 xiǎo huí xiāng
祛寒止痛、理气和胃。属温里药。

白附子 bái fù zǐ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积雪草 jī xuě cǎo
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石膏 shí gāo
清热降火、除烦止渴。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紫玉簪 zǐ yù zān
拔脓解毒,生肌。

茺蔚子 chōng wèi zi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榔榆皮 láng yú pí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石楠叶 shí nán yè
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