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见

春不见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春不见
拼音拼读
chūn bú jiàn
药材别名
一朵云、蕨藄
英文名称
Spring fever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阴地蕨科蕨萁属植物蕨萁Botrypus virginianus(L.)Holub的根或全草。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蕨类植物,植株高30~50厘米。具短而直立的根茎及簇生多数肉质粗糙不分枝的长根。总叶柄长15~30厘米,草质而多汁,干后扁平,基部有长2.5~3厘米的棕色托叶状的苞。叶二型;营养叶阔三角形,长12~18厘米,基部宽20~30厘米,薄草质,三至四回羽状分裂,一回羽片6~8对,二回羽状或基部下方为三回羽裂;二回羽片无柄,长圆状披针形,深羽裂;末回裂片狭长圆形,有长而粗的尖锯齿。孢子叶自营养叶的基部生出,柄长14~18厘米。孢子囊穗直立,复圆锥状,长8~16厘米,宽4~6厘米,成熟后高出于营养叶之上,几无毛或略具疏长毛;孢子囊无柄,成熟时横裂。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谷林下阴湿处。分布于山西、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5~6月采挖,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春不见草药的根茎呈粗短簇生状,褐色或暗褐色,叶二型,羽状,多破碎,叶脉稍明显,总叶茎柄长15~30厘米,粗大扁平。孢子囊穗在总叶柄上,长约8~16厘米,散开呈圆锥状,孢子囊球开,黄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甘、苦。归肝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祛风定惊。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6~9克。外用:捣敷。主治肺痈,疮毒,蛇虫咬伤,小儿急惊风,瘰疬,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药理研究
清热解毒:春不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痈肿疮疡等。
消肿止痛:春不见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肿痛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等。
抗菌抗病毒:春不见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等。
抗炎作用:春不见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皮炎、湿疹等。
化学成分
叶含22(29)-何帕烯,22-何帕醇,铁线蕨酮,粉背蕨烯三醇等。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肺热咳嗽:春不见根9克。蒸鸡蛋吃或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②治肺脓疡:假阴地蕨30克,金荞麦15克。煎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③治风湿腰腿疼:春不见9克,梁英(八棱麻)9克。水煎服。(《泰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相关中药材推荐

麝香 shè xiāng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属开窍药。

九层塔 jiǔ céng tǎ
疏风解表、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活血通经。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胆矾 dǎn fán
涌吐、解毒、去腐。属涌吐药。

鸡骨香 jī gǔ xiāng
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属理气药。

石菖蒲 shí chāng pú
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属开窍药。

女贞子 nǚ zhēn zǐ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属补虚药分类下的补阴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甜瓜蒂 tián guā dì
涌吐痰食、除湿退黄。属涌吐药。

南鹤虱 nán hè shī
有驱虫功能。属驱虫药。

赤石脂 chì shí zhī
涩肠、止血、生肌、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